肇庆实施八大环境提质整治行动补齐生态环保短板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逐步解决全市突出环境问题,全面改善肇庆市生态环境质量,近期,肇庆市制定并出台了《肇庆市八大环境提质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拟通过开展工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城市环境、扬尘污染源、生物质露天焚烧源、城乡河涌及黑臭水体、禽畜养殖污染、农业投入品及土壤污染防治等八项环境提质整治行动,确保打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保障省运会赛前和大赛期间的环境质量,实现肇庆市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力争2020年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要求。
一、深入开展工业污染源专项整治。2018年6月前全市各地基本完成“散乱污”企业整治提升工作,并建立“散乱污”企业动态排查整治清单;控制新增用煤量,积极争取天然气用量、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大力推进陶瓷行业、日用玻璃行业、工业锅炉煤改气工作;加大对七大传统低效退出和整治提升力度,2018年底,完成传统低效产业退出和整治提升工作的60%,2019年底,全面完成传统低效产业退出和整治提升工作,重点开展陶瓷行业的整治和转型升级,加强对陶瓷建筑行业实施全过程监管,严格整治瓷土开采,逐步减少瓷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从严治理陶瓷运输行业的超载、超限等违法行为,试点推进采取负压收尘等方式加强制粉车间粉尘治理,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全面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监管企业综合整治,建立工业企业VOCs排放登记制度,建立市级重点监管企业清单,分批推进“一企一方案”工作开展。
二、深入开展移动污染源专项整治。完善城市绿色智能交通网络,推进智慧交通应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区通行条件;推动遥感监测、黑烟车抓拍等技术手段应用,加大力度查处黑烟车,端州、鼎湖、高要等中心城区每月不少于两次路检;全面推广使用纯电动汽车,完善新能源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加快充电桩配套设施建设,2020年,达到国家或省要求的公交电动化(含燃料电池汽车)比例;全面禁止使用冒黑烟的工程机械,住建、农业、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要建立非道路移动机械数据和资料,实行清单化、数据化管理,并与环保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加强油品监管,落实排放控制区船舶使用低硫燃油,严厉打击不符合国家标准车用、船用油品的违法行为。
三、深入开展城市环境专项整治。完善清扫保洁机制,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采用先进的清扫机械,实现城市道路机扫率85%以上;全面加强餐饮油烟治理,建成区内餐饮企业、食堂要安装高效油烟处理设施,推广安装油烟在线监控;严控烟花爆竹燃放,划定城市建成区烟花爆竹禁限放区域和时限,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所有城中村全部划为禁放区。
四、深入开展扬尘污染源专项整治。落实扬尘源污染防治规范,严格落实“6个100%”的要求,施行“一不准进,三不准出”管理(即“无证车辆不准进”和“未冲洗干净车辆不准出,不密闭车辆不准出,超装车辆不准出”),加大对未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单位的处罚力度。加强对渣土运输行业和运输车辆的营运监管,进行清单化管理,推行全封闭运输,未实现全密闭运输的车辆不再进行核发营运许证或接受备案登记。加强对国道、省道、县道、乡镇道路的扬尘防治工作,做好矿山等裸露山体扬尘防控,对现有矿山(含砂石料厂)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并落实裸露山体的复垦、复绿及景观修复。
五、深入开展生物质露天焚烧专项整治。加强生物质露天焚烧监管,健全市、县区、乡镇、村四级监管网格,加强日常巡查监管,督促乡镇落实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禁烧工作主体责任,坚决杜绝秸秆露天焚烧现象;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积极探索秸秆能源化、资源化研发应用,鼓励生物质颗粒燃料等产业发展,到2020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不低于85%。
六、深入开展城乡河涌及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加快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打通端州城区污水管网“断头管”,确保污水管网配套完善。端州区要积极推进老旧城区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完善环星湖管网建设,提高星湖周边污水的收集率,按照“不要让一滴污水进入星湖、不要让不合格的水进入西江”的原则,统筹做好污水管网建设及污水治理工作。推进城乡河涌及黑臭水体专项整治,重点对北江梁村断面、西江青岐片区、高要区西围涌、新兴江流域开展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着重抓好周边水系治污工程建设、工业源整治、农业源清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河道保洁等工作,推动实现北江梁村断面、西江青岐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水质;青岐涌、南街河、凤岗河等3条河涌需按计划推进水质整治工程,确保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高新区独水河2018年上半年全部完成生态修复工程;鼎湖区新窦涌等27条污染河涌按照水污染防治方案要求,完成治理或修复措施,确保到2020年各河涌水质改善或消除劣V类,达到河涌治理目标要求。推进星湖水质治理,确保星湖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
七、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指导各地政府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优化畜禽养殖区域布局;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推广节水、节料等清洁养殖工艺和干清粪、微生物发酵等实用技术,实现畜禽养殖的提质增效和污染废物的源头减量。推进违法畜禽养殖清理整顿工作,四会市、鼎湖区要巩固畜禽养殖场清理整顿工作成果。2018年底,全市要完成新划定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清理整顿工作,并定期巡查,防止死灰复燃。
八、深入开展农业投入品和土壤污染防治专项整治。开展重点行业企业基础信息调查、风险筛查及初步采样工作,年内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建立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制度;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2018年底前,完成农用地的分类清单编制,未污染和轻微污染的划为优先保护类,轻度和中度污染的划为安全利用类,重度污染的划为严格管控类。加强农业投入品治理,到2018年底,农作物肥料利用率同比2015年提升1.5%,农药利用率达38%,在高要区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到2020年底,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开展治理与修复。2018年底前,开展1项工业污染地块环境调查、风险评估和治理修复试点示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