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因为“绿”,肇庆荣登《中国城市报》!
厉害!近日,《中国城市报》用一整个版面报道了我们肇庆市的绿色发展之路!
到底是什么内容要如此大篇幅报道呢?别急,环保君现在给您一一道来!
肇庆:用绿色铺染城市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之一肇,庆当前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攻坚时期。
肇庆市环保局负责人钟小勇表示
“近年来,肇庆市始终坚持走生态立市、可持续发展道路,明确把绿色作为肇庆永久底色,打造‘绿色肇庆’,努力实现‘绿富同兴’。”
那么如何打造“绿色肇庆”?让绿色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
这是肇庆的回答:环境为先,产业支撑!
01陶瓷产业将整治提升或退出
在肇庆的城市产业版图中,陶瓷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全国最大建陶产区”,陶瓷给肇庆带来了荣耀,也带来了烦恼。面对“山水园林城市”的发展目标和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打响陶瓷污染治理攻坚战是应有之义。
“煤改气”风暴席卷肇庆的陶瓷企业
时光回溯到2013年,“煤改气”风暴席卷肇庆的陶瓷企业。公开资料显示,当时有43家陶瓷企业79条生产线进行了改造,占全市生产线比例为29.48%。
随着时间的推移,肇庆对于陶瓷企业“煤改气”的决心只增不减。从2018年开始,肇庆已要求全市陶瓷企业都必须煤改气,否则就要退出。
“陶瓷企业改用天然气最大的优点是能大幅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减少颗粒物排放,完全杜绝煤气发生炉带来的安全生产隐患。企业使用天然气后,理论上,二氧化硫排放削减高达90%以上,颗粒物排放削减约为37%-54%。
在此基础上,肇庆还对陶瓷生产企业从原材料堆放、输送、生产加工、污染治理等各环节制定管理规范,促进环保管理水平的提升。
全市陶瓷企业共154个排放口,全部安装在线自动监控设施并与环保部门联网。提升环境执法‘科技’手段,在全省率先尝试以在线监控数据为执法证据,实现了陶瓷企业的全天候监管。”
保持高压态势,倒逼陶瓷企业升级改造
高压的态势,各类专项行动,通过提标倒逼陶瓷行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进一步削减陶瓷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
从这一组数据中可以窥见“环保”一词已成为了高悬于陶瓷企业头顶的利剑
肇庆治理环境污染的脚步永不停止
今年以来,针对建筑陶瓷制品行业,不断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和清洁能源改造,连续出台了《肇庆市瓷土矿资源开发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肇庆市建筑陶瓷行业全过程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方案》、《肇庆市建筑陶瓷企业转型升级工作方案》、《肇庆市2018年陶瓷企业引导退出和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肇庆正在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从行业污染源头上加大整治力度落实全过程监管,加快行业转型
助推空气环境质量改善。
02打造华南地区节能环保产业新高地
当前,肇庆正处于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绿色发展的路该怎么走?考验勇气,更考验智慧!
钟小勇说
“节能环保产业是肇庆实现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肇庆是广东省唯一把环保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截至2017年底,肇庆全市有节能环保产业(不含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84家,2017年节能环保产业(不含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31.9亿元,税收收入4.88亿元。
为什么选择环保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钟小勇坦言,肇庆因独特的区位特点,环境问题具有典型性。“肇庆位于西江上游,是珠三角水源源头,保护西江水的任务很重,迫切需要建立健全流域预警预报系统,解决粤桂跨界联防共治等问题;与此同时,肇庆位于珠三角下风向, PM2.5与PM10相对较高,臭氧协同共治问题突出,急需协同解决大气综合污染难题。”
肇庆发展环保产业的优势所在
区位优势明显
生态环境优美
载体平台优秀
产业发展强势
营商环境优越
作为大湾区唯一与大西南地区接壤的城市,肇庆土地面积1.5万平方公里,土地开发强度只有6.5%。
也就是说可释放出1725平方公里的可用土地广大的产业承载力为肇庆发展环保产业提供了底气。
此外,肇庆还是唯一与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广东省环保厅开展共建的城市,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总部经济和全产业链,打造华南地区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基地、华南环保技术创新中心、珠三角环保产业化示范区。
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永久会址落户肇庆,与其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另一方面,博天集团高端膜材料生产基地、暨南大学绿色发展研究院、武汉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技术研究院等高端项目进驻,更为肇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增添了信心。
肇庆发展环保产业的思路
围绕“一主、一辅、一提升”的发展方向,打造华南地区乃至全国节能环保产业新高地。
“一主”即以发展环保装备和产品制造业为主导;
“一辅”即以发展环保服务业为辅;
“一提升”即改造提升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按照肇庆的“野心”,到2020年全市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500亿、2025年达1300亿、2030年达3000亿。
03建设“366工程”助绿色崛起
肇庆发展的基础在产业、差距在产业希望在产业、出路在产业重点难点和突破口也在产业
366,这个数字对于肇庆来说意义重大。目前,肇庆正在加快推动“366工程”建设。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3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
俗话说先有梧桐树才有凤凰栖只有开发好工业园区,完善园区配套项目才能接得住、发展得好。
肇庆拥有肇庆高新区、肇庆新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广佛肇经济合作区4个国家级、省级重大平台,全市现有2000亩以上的产业载体22个,30多个专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基地。
此外,为了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肇庆市已于2018年5月颁布实施重点投资项目首席服务官制度,对企业进行“一对一”贴身服务,全力做到办理速度快、审批事项少、审批效率最高。
筑好巢,引金凤
去年以来,投资100亿元的小鹏智能新能源汽车整车、投资150亿元的新能源动力小镇、投资30亿元的中电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先后落户肇庆,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肇庆将毫不动摇发展绿色经济绝不触碰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让肇庆真正实现“绿富同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