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持续打响黄标车淘汰四大攻坚战
一、部门联动打大会战。明确黄标车淘汰工作各相关部门职责,制定攻坚计划,通过加强组织协调和督查督办,形成整治合力。市淘汰黄标车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根据相关部门的职能,落实部门责任:市公安交警部门负责提供车辆信息以及限行非现场执法和路检,清理三无车辆;市交通局负责营运车辆的黄标车淘汰;国资委和车改办负责企事业单位以及市属公务用车的淘汰任务;市工商局、市流管办等部门协助提供车辆登记以及流动信息,动态跟踪车辆的行踪,实现精准淘汰。
二、层层落实打阻击歼灭战。按照网格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通过层层分解,逐辆落实,打响淘汰黄标车的阻击歼灭战。环保和公安部门联手梳理排摸工作,全面整理全市剩余黄标车信息,逐辆建立档案,根据登记地址等车辆信息将黄标车淘汰任务分解到各镇区;镇区环保分局和乡镇街道开展“点对点”形式淘汰工作,确保每辆黄标车跟进淘汰进度。为提高各村居淘汰黄标车的积极性,市淘汰黄标车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定期到各镇区进行业务帮扶,协调解决各种业务难题;通过实行黄标车淘汰财政激励机制,市财政根据24个镇区黄标车实际淘汰数量,给以工作经费补贴。为落实主体责任,中山市建立了黄标车淘汰工作考核机制,将黄标车淘汰工作纳入到各镇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和市政府绩效管理工作系统中;定期对各镇区部门黄标车淘汰进展情况进行通报排名,奖惩分明。
三、全域执法打挤压战。为进一步挤压黄标车的行驶空间,倒逼其尽早淘汰,中山市实施了全区域(高速公路除外)黄标车禁行。同时,强化限行非现场执法和路检执法,提高限行执法震慑力。为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黄标车限行现场执法工作在市环保局与市公安交警支队联合开展的基础上,延伸到由镇区环保分局与镇区交警大队(中队)每周开展不少于2次的联合执法,执法过程中根据重点车型出没场所实施长期布控,并推行日查与夜查相结合、工作日查与节假日查相结合、固定检查与流动检查相结合的“三结合”执法方式,全面强化黄标车限行执法力度。为配合黄标车限行执法,提高黄标车非现场执法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市环保局启动非现场违法数据的二次审核机制。凡黄标车冲禁的违法数据经市交警部门监控中心初步审核后,一律由市环保局进行再次审核,人工逐一核准,通过审核的数据第一时间录入全国的交通管理综合信息应用平台并反馈给车主,大大提高非现场执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强化宣传打舆论战。为营造良好的黄标车淘汰社会氛围,中山市充分发挥舆论媒体宣传作用,通过广播、公共交通LED屏幕、路边电子屏等多种形式,宣传黄标车排气污染的危害性,公布黄标车报废程序和方式,指引广大车主进行淘汰黄标车,增强群众对黄标车的监督。一是依靠中山市电视台、中山电台、中山日报等主流媒体,有效发布黄标车淘汰各类通告;二是利用市内的路面大型显示屏、商业街和市场广告显示屏以及公交车、的士等移动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三是不定期与各镇区、各部门以及公益团体在人流较大的地方开展黄标车淘汰专项宣传活动;四是通过中山环保先锋、微信、信息、电话联系车主的形式,及时进行报废提醒与政策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