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深入推进“铁腕治污百日行动”
![]() |
台山市翔隆纸业有限公司露天堆放大量造纸废渣被查处。
开平市一企业通过用自来水对外排废水进行稀释以逃避监管,被执法人员发现。
8月中旬,我市开展“尖兵1号”专项行动,组织夜间突击检查。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铁腕治污的工作部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2018年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任务按时保质完成,我市从今年7月1日至10月31日,开展为期四个月的“铁腕治污百日行动”。近两个月来,全市上下大力推进“铁腕治污百日行动”各项工作,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
成绩
铁腕重拳 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大气污染专项整治工作
生物质锅炉污染防治 目前已全面完成江门主城区和各市城市建成区156台生物质燃料锅炉核查工作。截至8月28日,全市已完成69台生物质锅炉整治,另有5台已安装天然气锅炉,待管道铺设便可投入使用。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监管企业综合整治 截至8月27日,全市有31家企业完成“一企一策”整治,10家完成方案编制,19家正在编制方案。
重型柴油车专项整治 不定期开展重型柴油车专项整治行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7月以来,共对37辆泥头车、16辆重型柴油车以及38辆公交、客运、环卫车完成尾气抽检工作。全市共有泥头车294辆,其中配备卫星定位装置205辆,接入定位监控系统117辆。
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控 全市249个在建工地已完成安装扬尘视频在线监控,在建高速公路等线性工程工地按照扬尘控制要求开展整治。7至8月份,全市共组织检查工地485次,检查工程480项次,责令整改172起,行政处罚7起,发出停工通知书5份,约谈建设、施工单位5次。
水泥及水泥制品行业专项整治 通过召开专项整治会议、下发整改通知、现场检查、约谈企业负责人等措施督促相关企业落实整改工作。截至目前,江门主城区、下辖各市建成区内26家水泥制品制造行业企业已完成4家,其他22家企业正加紧开展整治工作。
(二)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加强禽畜养殖业巡查和整顿 加强对禽畜禁养区内已清理养殖场巡查监管,今年7月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出动巡查8803余人次,检查养殖场13661余场次。
加强潭江流域沿岸工业企业环境监管 组织开展了“尖兵1号”―潭江流域沿岸工业企业环境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行动以来立案查处环境违法企业16家,责令改正10家,另外,对排查出来的16家“散乱污”企业现已完成取缔工作。
深入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 共排查发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29个,其中生态环境部督察交办问题13个,市级督导发现问题11个,整治清单内问题5个。目前已完成17个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的整治,其他问题正加紧推进中。
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其中蓬江区杜阮、棠下、潮连等污水处理厂已进入施工阶段;江海区加快推进高新综合污水处理厂扩建及配套管网建设工程,完成黑臭水体清淤共12.86公里,完成三台泵站主体工程的85%;新会区督促潭江沿线镇级污水厂建设和运营;台山市4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基本完成主体建设,其余6个已进场开工,220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已开工;开平市9个新建镇级污水处理厂已开,5个提标改造工程推进中,355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已完成5个,43个完成土建建设,49个已进场正在建设中;鹤山市双合、宅梧污水处理厂加快建设,雅瑶河底泥清淤工程已完成;恩平市建成220个农村污水处理点并进水试运行。
(三)固体废物排查整治工作
深入开展“清废除患2018”专项行动,目前已完成年产生危险废物10吨以上的280家企业和危险废物经营企业等重点企业的排查工作,共发现17家企业存在不规范管理危险废物问题,立案查处4宗,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企业6家,其他企业正加紧整改中。
(四)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
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期间交办案件办理 截至8月24日,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交办的261件交办案件,已办结251件(属实23件、基本属实10件、部分属实189件、不属实29件),办结率为96.2%。
“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 我市已印发《江门市“散乱污”企业分类整治清单(第三批)》(合共1059家),其中关停取缔类630家,整治提升类153家,加强监管类276家。截止8月24日,全市已完成第三批“散乱污”企业关停取缔类398家,完成率为63.1%;整治提升类32家,完成率为20.9%;加强监管162家,完成率为58.7%。
强化重点排污单位的环境监管 截止目前,全市共检查黑臭水体工业污染源重点监管企业19家,潭江流域工业污染源重点监管企业45家,市区主城区废气重点监管企业31家;强化对制革、造纸、印染等重点排污单位的监督检查,排查各类企业524家,对环境违法企业立案查处33宗、责令改正6家,其中移交公安查处案件8宗。
加大环境信访案件办理力度 截至目前,市交办案件落实组共交办有关市(区)和单位261宗信访案件,共办结251宗,其他案件正在有序调处。
下一步
深化行动 强化污染防治
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工作任务如生物质锅炉整治、水泥制品制造行业企业专项整治、省级VOCs重点监管企业“一企一策”整治等工作进展缓慢;潭江中游断面未能稳定达到考核目标要求,水环境改善任务艰巨;蓬江、江海区环境监测能力薄弱,难以形成周期监测常态等。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攻坚克难,继续深化“铁腕治污百日行动”各项工作开展,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确保我市“铁腕治污百日行动”按时保质完成并取得成效。
一是落实一岗双责,压实属地和部门环保责任,加强对“铁腕治污百日行动”的组织领导,同时结合“双公开”、“双考核”、“双问责”,全力推动2018年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二是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突出结构调整、重点整治和精细管理三个重点,抓好“三调整一淘汰”和“六控”工作,不断强化环境监管执法和网格化精准治污能力,努力推进空气质量实现根本好转。
三是全力抓好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潭江牛湾断面水质改善攻坚,强化精准治污,推进“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任务要求,加快污水厂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极力扭转水环境质量变差局面。同时,以“铁腕治污百日行动”为契机,深化辖区内各级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工作,强化部门合作,加大财政投入,找准症结,对症施策,进一步加快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进度,切实提升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保障水平。
四是深化“清废除患2018”专项行动,持续保持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倾倒固体废物行为的高压态势,加快固废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完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固体废物排查整治工作并取得成效。
五是加快环境监测能力和执法能力建设,提高执法效能。对尚未有环境监测能力的市(区),要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委托第三方开展污染源环境监测,形成周期监测常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