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着力强化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措施
肇庆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牢牢守住环保底线,坚决保护好西江水质”的要求,统筹开展水污染防治系列工作,全力护好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饮用水源和生态屏障区。
(一)严格考核,建立健全治水机制。在全省较早成立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的高规格“水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并不断完善协作小组工作机制,统筹协调西江水质保护。落实全市境内247条河流、1座湖泊、742个山塘、496座水库“河(涌)长制”,全市共设立“总河长”241名、“河长”1185名,基本实现保护和整治责任到人。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和协调会,全力解决水污染防治工作重点难点。同时,制定《肇庆市环境保护责任制考核奖惩办法》《肇庆市直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绩效考评方案》,将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作为重点考核内容。
(二)长短结合,推进梁村断面稳定达标。强化责任落实,印发实施《肇庆市重点区域大气和水污染防治百日攻坚工作清单》,落实属地责任,多措并举,长期解决23项水环境污染问题,确保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肇庆市环境保护局在独水河水口寨上游开展了两次为期一周的监测预报,并充分发挥“统筹、协调、指导、督办”作用,逐一落实范市长北江巡河及梁村断面水质调研说部署的工作要求,1-11月,梁村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全年达标可期。
(三)深化源头管控,强化工业污染治理。深入实施《西江水质保护负面清单》,严格落实环保准入制度,限定新建项目类型,严控污染源头。自2007年以来,肇庆市未审批纺织印染、电镀、制革等涉水项目。同时,强化环境监管执法,全面清理取缔影响水环境的“十小”企业。1-10月,立案查处涉水环境违法行为67宗,行政处罚72宗,查处金额490.23万元。
(四)突出重点,狠抓污染河涌整治。印发百日攻坚工作清单,重点强化北江梁村断面、五马岗断面水质达标工作,9-11月,梁村断面、五马岗断面已连续达标。印发《肇庆市水体达标方案》《肇庆市污染河涌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落实污染河涌整治“挂图作战”,各地已全面铺开污染河涌综合整治工作。目前,31条污染河涌已全部启动治理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四会市青岐涌治理工程基本完成、独水河高新区段完成生态修复、星湖周边餐饮企业污染治理、管网完善工作正在开展、高要西围涌等河涌完成部分清淤工程。同时,强化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鼎湖石咀涌已基本消除黑臭。
(五)开展禁养区优化调整工作,加大畜禽养殖清理整治。按照东南片区从严划定,西北片区养殖量不超过2016年养殖基数的原则,开展禁养区方案制订。目前,端州区、高要区已印发实施;其他地区正在推进。开展违法畜禽养殖清理整顿工作,重点督促指导鼎湖、四会两地加大对违法畜禽养殖场的清理整治力度,鼎湖区和四会市共清理清拆违法生猪养殖场9839家,清拆面积达527.5万平方米,财政补贴6.75亿元。
(六)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工作,确保饮水安全。大力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区“划、立、治”工作,开展全市13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工作;督促指导各地全力推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工作,市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39个问题,目前完成整治33个环境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