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印发行动方案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

来源: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 发布时间:2019-01-24

 

近日,《河源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方案》要求,坚持绿色统领,积极推进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明确路线图、任务书,以全省最优生态环境和生态发展的“引领”为目标,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格局。

    一、主动保护巩固提升绿水青山优势

    《方案》提出,实行最严格和高水平的保护,坚决打赢碧水保优战、蓝天保卫战、净土防御战、森林保卫战、涉农治污战,巩固提升绿水青山优势。

    为加强优良水体保护,《河源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和黑臭水体,同时加大新丰江水库水质保护力度,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实行河(湖)长制,构建现代化城市水环境治理体系。

    在蓝天保卫战中,全市将加强移动源治理,开展柴油车污染治理,划定市区中、重型柴油货车先行区域,开展重型柴油车专项整治,加强对假国IV等套改车辆的打击,规范车用尿素加注,强制报废不达标车辆,到2019年底,完成遥感监测网络布局。同时,严格面源污染控制,建立施工扬尘项目清单,严格落实工地现场围蔽、砂土覆盖、路面硬化、洒水压尘、车辆冲净、场地绿化等“六个100%”和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工地安装扬尘在线监控系统的要求;到2020年底前,城市建成区所有散装物料运输车辆实现全封闭运输;全面加强工业企业堆场及矿山扬尘污染控制,城市建成区外围5公里范围和规划区域内不再新设置采矿权,原有的露天开采矿山及碎石场(厂)依法有序退出,并进行环境恢复治理。

    在涉农治污战中,全市将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规范畜禽养殖。特别在畜禽养殖方面,将优化畜禽养殖布局,依法依规扩大禁养区范围,实行禁养区专业户以上养殖场全面清理,限养区养殖总量只减不增,适养区规范养殖,坚决整治非法养殖行为。

    二、牢固发展推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河源市将实施高质量发展,优化绿色发展空间和环境,加快发展绿色工业,着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全力打造全域旅游河源样本,积极推进水产业发展,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推进绿水青山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

在优化绿化发展空间和环境方面,全市将构建协同发展国土空间格局,完善绿色生态空间格局,打造现代化生态新城,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大力完善连通粤港澳的交通基础设施,深度对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 

全市将着力构建以绿色山水为主线,以客家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恐龙遗迹文化等为底蕴,以原生态为亮点的大旅游格局。同时,打造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强化景区景点整体效应,突出客家人文特色,推动分散的景区景点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串珠成链、连线成片,创建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打造一批美丽宜居乡村片区和乡村旅游产品,推动农业与休闲旅游、饮食民俗、文化传承、教育体验、健康养生等产业的融合。

    三、积极参与推动建设节约低碳型社会

    《方案》要求,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推进资源能源高效利用,推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消费方式,推动建设节约低碳型社会。全市坚持“公交优先”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增加公共交通投入,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同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充电、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公交、出租、环卫、物流等领域的应用和民用。

    河源市还将大力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有效减少清运量和处理量。将在源城区、东源县各选择2-3个社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示范试点,探索建立源头减量利用、终端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回收的新型垃圾分类处理模式。同时,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争在2020年前建成市区餐厨垃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厂。此外,推动公厕建设规划有效融入城乡建设规划,满足群众对公厕的需求,重点加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公共场所、旅游景区(点)、公路沿线等区域公厕建设。

    四、树立目标,争当全省最优生态环境和生态发展“引领者”

河源市将坚持绿色统领,积极推进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以全省最优生态环境和生态发展的“引领者”为目标,到2020年,在环境质量提升、生态功能服务、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达到国家先进水平,生态城市基本建立;探索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环境治理模式创新,率先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的绿色发展新模式,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