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的经验做法
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州市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为核心,按照“减煤、控车、降尘、少油烟”的工作思路,全力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提供坚实生态环境保障。2018年,广州市PM2.5平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未出现重污染天气。
一是加强统筹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召开全市推动水环境治理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暨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推进会等,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特别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作出全面部署。印发广州市蓝天保卫战、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港口船舶排放控制等三年作战方案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领域。召集各区政府分管领导召开集中约谈会,指出存在问题,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定期通报治气工作进展,对落实不力、进度缓慢的单位给予批评。加密天气形势和空气质量预报,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建议。
二是优化能源结构。关停广州发电厂、旺隆电厂。推动狮子洋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重点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工业锅炉综合治理,按照超低排放标准督促全市39台6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切实达到燃气排放水平,完成8台6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的淘汰或清洁能源改造;实施4轮生物质锅炉清查整改专项执法行动,组织安装在线监控设施,完成335台生物质锅炉的淘汰或清洁能源改造。
三是控制移动源污染。累计投入运营11225台纯电动公交车,建成公交车用充电桩4353个,完成公交车纯电动化目标。创新实施非广州市籍中小客车“开四停四”措施,控制外地车本地化行驶。全面供应国Ⅵ标准车用柴油和汽油。组织首批30家物流园区及企业签署物流行业绿色公约。强化柴油车和船舶污染治理,抽检22619辆道路行驶柴油车,对1577辆排气超标的依法责令限期维修;抽检1096艘船舶燃油,对128艘使用不合格油品的实施行政处罚。划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
四是治理扬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开展扬尘污染控制行动,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督促扬尘污染控制工作开展。重点督促建设工程落实文明施工“6个100%”管理要求,举办现场会推广先进做法,研发扬尘监管APP,利用无人机对建筑工地裸露土覆盖等情况开展空中巡查。全市5000余台环卫作业车辆每天对建成区2.3亿平方米道路进行机械化清扫和高压冲洗。完成262家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一企一方案”综合整治,加强556座加油站、9座储油库常态化管理。
五是强化执法检查。市委、市政府结合中央巡视、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落实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开展“四治”(“治水、治气、治违、治乱”)综合督导。自2018年10月20日起,每天8时至次日凌晨1时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开展不间断巡查。各区各部门凝聚工作合力,加强联合执法,共检查企业5900余家次,查处环境违法行为340余家次;检查工地25000余个次,发出整改通知书5500余份,停止作业780个次;检查餐饮企业29000余家次,整治夜间烧烤2900余宗,发出整改通知书2500余份,发现并制止大小露天焚烧700余宗;检查加油站770余次,发现问题并即时整改22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