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攻坚推动实现PM2.5持续改善与达标

来源: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 发布时间:2019-01-30

 

2018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开局之年广州市继续以PM2.5治理为重点,兼顾一次污染物减排和二次污染物防治,按照“减煤、控车、降尘、少油烟”的工作思路,坚持雷厉风行与久久为功相结合,一张蓝图干到底,PM2.5年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再次实现了达标;6项污染物指标中,3项同比下降,2项同比持平,消除了重污染天气,保证了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广州市委书记到任不久即专门听取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改工作情况,对大气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进行部署,要求“一微克一微克保,一天一天保”。市长、副市长深入一线调研燃煤电厂关停、工地扬尘控制等情况,要求压实责任,强化污染防治。此外,市委市政府召开广州市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暨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推进会,进一步部署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具体工作。

二是科学谋划,分类施策。PM2.5来源解析、大气污染物源清单建设等工作纳入业务化工作每年持续开展。依据科学研究成果,按照国家、省部署要求,印发实施《蓝天保卫战作战方案(2018-2020年)》《煤炭消费减量替代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柴油货车污染防治作战方案(2018-2020年)》《港口船舶排放控制作战方案(2018-2020年)》以及《2018年度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计划》,以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全面达标为目标,精准部署重点工作。

三是创新管理手段,提升监管能力。研发扬尘监管手机APP,住建、交通、水务和环保等部门共享建设工程信息,由镇街环保监督员利用APP巡查建设工程2万5千余次,发现问题直接反馈住建等相关部门督促整改落实,并及时在APP中反馈整改情况采用应急溯源监测车开展走航监测,在重点及敏感区域巡查40多天次,及时跟进查处整改。利用无人机对建筑工地开展全方位无死角空中巡查,精准锁定裸土未覆盖工地。借助无人机,对城乡结合部、小散乱聚集场所且较为隐闭的区域,开展面状搜索,结合人工巡查快速锁定问题区域。

四是优化能源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分别于2018年6月底、9月底关停广州发电厂、旺隆电厂,1-11月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量1263.99万吨,同比下降7.0%。印发实施《广州市推进狮子洋周边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摸查狮子洋周边涉大气污染行业企业情况,推动狮子洋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重点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五是脚踏实地,从严、从细、从实推进各类污染源防治。

工业锅炉综合治理方面。制定实施《关于加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环境管理的通告》,督促全市39台65蒸吨/小时以上的燃煤锅炉切实达到燃气排放水平,完成8台6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的淘汰或清洁能源改造;开展4轮次专项执法检查,完成335台生物质锅炉的淘汰或清洁能源改造。

挥发性有机物整治方面。全面完成262家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一企一方案”综合整治。加强对556座加油站、9座储油库的常态化管理,抽检加油站1340座次、检测162座次。

移动源污染控制方面。投入运营11225台纯电动公交车,建成公交车用充电桩4353个。实施非广州市籍中小客车“开四停四”措施,全面供应国标准车用柴油、汽油。组织首批30家物流园区及企业签署物流行业绿色公约,抽检22619辆道路行驶柴油车抽检1096艘船舶燃油。印发实施《关于划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的通告》。

扬尘污染控制方面。印发实施《广州市2018年扬尘控制行动方案》《建设工程落实文明施工6个100%管理要求的细化措施》,每季度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细化管理及巡查要求,举办现场会,持续加大检查力度。全市5000余台环卫作业车辆每天对建成区2.3亿平方米道路进行机械化清扫、高压冲洗。

散乱污企业整治方面。组织新一轮散乱污场所排查工作,全市已完成新一轮排查场所25.3万个,排查出散乱污场所1.6万个。

六是突出秋冬季节重点时段,雷厉风行,狠抓落实扭转了不利局面。

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2018年初连续出现11天轻度污染,给全年PM2.5达标带来巨大压力;截至9月份,PM2.5浓度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9%。面对不利局面,市委市政府提早部署,书记市长多次批示,印发实施《2018-2019年冬春季节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方案》和进一步加强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市委、市政府从10月起组织11个督导组,由局级领导带队进驻11个区脱产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等四治工作专项督导,压实责任。市领导组建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微信群,靠前指挥。每旬通报各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督促区各职能部门不打折扣、全力以赴、狠抓落实。先后2次约谈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不、任务落实不到位的分管区领导,并将相关情况向市委、市政府、市纪委通报。强化措施期间,广州PM2.5浓度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取得了较好效果,实现了年度达标。

强化环保、气象部门合作。环保、气象部门每天会商,共同研判天气形势和空气质量变化情况。两局分管领导每月主持召开会商会议,针对突出污染天气形势和污染问题分析总结,提出应对措施建议。

每天8时至次日凌晨1时对重点区域开展不间断巡查。自10月20日起,组织8个巡查组232人分班次开展不间断巡查,巡查相关路段洒水情况11137路次,总里程达55252公里,巡查工地2637个次、烧烤及餐饮油烟2361家次、焚烧垃圾点近100次。

强化夜间执法检查。专项开展工业企业、“散乱污”场所等夜间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排放行为。组织各区环保、公安开展夜间柴油车道路抽检执法,形成震慑。

全市上下全力以赴。各区部门共同努力,齐心协作,严格落实燃煤电厂错峰减排措施,关键时间节点增加中电荔新电厂1号机组停运,严格各类执法检查,共检查企业5900余家次,查处环境违法行为340余家次;检查工地25000余个次,发出整改通知书5500余份,停止作业780个次;出动洒水车15700台次,检查餐饮企业29000余家次,整治夜间烧烤2900余宗,发出整改通知书2500余份,制止大小露天焚烧700余宗;检查加油站770余次,发现问题并即时整改22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