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环境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2018-2020年)》出炉:2020年实现全面达标
2018年,江门市蓝天保卫战按照“以颗粒物(PM2.5和PM10)治理为主线,协同治理臭氧等其他污染物”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控煤、控排、控尘、控车、控烧、控油等“六控”工作,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江门市组织编制了《江门市环境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以2016年数据为基准,通过综合分析江门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城市发展规划、交通规划、产业布局、人口、经济与大气污染源强分布特征,深入研究环境空气全面达标的可行性,然后以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标为目标,按照设计的情景方案利用大气扩散模型进行模拟预测计算,并根据预测结果调整大气污染物减排项目和减排量,制定了2018-2020年大气污染物减排重点工程和相应的环保措施。近日,《规划》已由江门市政府印发实施。
《规划》提出了江门市2020年的空气质量达标目标为:PM2.5和臭氧两项指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NO2、PM10、CO、SO2四项指标稳定达标并持续改善,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为实现以上目标,江门市将突出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工业布局。严格产业环境准入,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重点区域高污染高排放行业企业淘汰退出,全面完成“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综合整治,大力推进绿制造体系建设。二是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集中供热项目建设,推进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持续削减燃煤消费总量。三是强化环境监管,加强工业源减排力度。全面启动国家级和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全面深化工业源治理,深入推进涉挥发性有机物重点行业企业、生物质燃料锅炉、水泥制造及水泥制品行业治理,实施重点行业提标改造。四是调整运输结构,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加强在用机动车特别是柴油车的环保监管,突出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全面实施国Ⅵ机动车排放标准,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污染控制。五是加强精细化管理,深化面源污染防治。严格落实《江门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强化施工扬尘治理,推行机械化清扫,全面禁止露天焚烧。六是强化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建立完善应急减排措施和清单,积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工作,科学有效应对污染天气。七是健全法规体系,完成环境管理政策。大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措施研究,加强大气环境法规体系建设,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